close

  中新網烏海6月12日電 題:煤城變綠洲:沙漠交匯處的“人工蜃樓”
  作者:烏瑤
  6月的烏蘭布和沙漠,又熱又曬。站在光禿禿沙丘上,越過黃河眺望對岸,在黃沙瀰漫中可見水之遙棟棟白色高樓林立、蜒蜒綠茵映襯,儼然一座海市蜃樓。這裡,是內蒙古烏海市。
  作為內蒙古西部的新興工業城市,烏海因煤而建、因煤而興,其於1958年開始大規模開發建設,1976年建市。烏海位於黃河上游,地處烏蘭布和沙漠、庫布其沙漠和毛烏素沙地交匯處,乾旱少雨、風大沙多,是內蒙古荒漠化較為嚴重的地區。
  經過五十多年的艱苦奮鬥,烏海從人跡罕至到總人口約55萬,從一片荒漠到“黃河明珠”。只要在烏海居住十年以上,都會感慨這巨大的城市變化,以及付出的辛勞。
  烏海林業局綠化辦副主任劉生勇是85年扎根烏海的。“當年整個城區只有五、六條馬路,其他地方全是沙漠。”當地人喬杉指著海勃灣新區告訴記者:“我小的時候走到這裡都沒路了,看看現在,變化多大。”
  綠化是城市改造的重頭戲。當地政府也以“在荒漠中建設生態綠洲型工業城市”為發展戰略,全市目前有林地面積達50多萬畝,森林覆蓋率由建市初期的0.38%提升至現在的17.5%,區綠化覆蓋面也達到了40.8%。
  行走在烏海城區,所見即是綠,隨便走十餘分鐘就可以看到規模不小的公園綠地。據烏海林業局提供數據顯示,僅2013年綠化投入就超過23億元。“我們這裡種樹難,而且成本很高,不少苗木都是終生滴灌,每棵樹下都埋著管子。做了這麼多,就是為了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。”劉生勇動情地說。
  “我們這裡的綠化工作是由易到難,先從簡單的地方開始,然後逐步推進。因為城市面積小,建設過程也是以精品打造為主旨,一步一步來。”劉生勇向記者介紹經驗。
  烏海市總面積的2/3是山區丘陵。以城區邊的甘德爾山為例。這是一座石頭山,綠化先從山腳下開始,逐步向上蔓延。因為山高水不去,特地建三級水泵引黃河水,目前光滴灌管就鋪設近300公里。
  烏海是煤之城,據統計目前煤礦企業51家,生產或在建的27家。就礦區治理政府也下了大力氣。這裡有20多萬畝的礦區,當地以“因地制宜、尊重科學、以綠為主”為原則,制定採空區、沉陷區、棚戶區中長期生態恢復治理規劃,目前已完成恢復治理面積4800餘畝。
  對於當初的老工業和污染產業,當地政府也不避諱,在有的老廠區基礎上翻修改造建立“廠區博物館”,留下烏海當年的回憶。
  即使是這樣的治理力度,大風天時烏海也會漫起黃沙。“三面沙漠,這是自然原因。”當地百姓也很理解。
  “烏海燴酸菜”是當地一絕:腌好的白菜、粉條、土豆、豬肉等燉成一鍋。“我們小時候到了冬天幾乎天天都吃燴菜,因為除了土豆白菜就沒別的了。現在的日子真是越來越好。”
  烏海還利用當地日照時間長,晝夜溫差大,有效積溫高,無霜期長等氣候特點,發展起葡萄、蓯蓉、花卉、育苗及生態旅游等林沙產業,不僅有效益,也改善了當地生態環境。據當地政府提供數據顯示,目前全市僅葡萄的種植面積就達到2.8萬畝。
  不僅如此,全市在城市南側還建有40平方公里的水源涵養區,保證當地用水。市裡及周邊還引入黃河水蓄起了湖,大大小小有近40個。“形成了小的生態圈,就有雨了。生態就會越來越好,當然,這得慢慢來。”劉生勇說起未來很有信心。
  烏海是中國認定的31個典型的煤炭資源型城市之一,產業轉型發展是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必然面對的重大問題,躲不開、繞不過。觀察近幾年烏海的經濟發展,清潔能源產業、煤焦化和氯鹼化工基地、加快葡萄、無公害蔬菜等綠色農產品基地、文化旅游產業都赫然在列。
  “現有資源和產業優勢是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的基本條件,轉型發展必須正視自身資源稟賦、產業基礎等諸多比較優勢,切實從資源採掘、加工、轉化各個環節,追求現有資源的價值最大化,大幅提高資源利用率,竭力延長現有資源服務年限。”烏海市市長侯鳳岐在談及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時提出如上表述。
  按照政府規劃,烏海的發展方向是由專業化工業城市向綜合性區域中心城市轉變,幾十年後的這裡將成為沿黃生態文化景觀金岸。在規劃中清楚地描述出2030年的願景:“總人口規模規劃控制在107萬人左右,烏海市城鎮建設用地總規模控制在351平方公里以內,合理引導人口向濱水地帶集聚,建設濱水生態園林城市。”(完)  (原標題:荒漠煤城變綠洲:內蒙古沙漠交匯處的“人工蜃樓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v98yvnfy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